因順而生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我最近愛上看BBC的Human Planet, 每一集攝製隊都會有一個主題,例如rivers, 他們會從世界數一數二最受河水威脅的地方探討人類怎樣在天然的威脅下和大自然極地易處,與其說人類戰勝大自然,倒不如說順着大自然的兇猛性格來生存。每集都會探討不同的地方,了解各民族所承受的天然挑戰和人類怎樣順應存活。

今晚我看的其中一幕是講述泰國的湄公河頂端,一位漁夫為了獵捕足夠的魚來養活一家七口,他每天會踩着垂縣半空的兩行繩來橫越兇猛無情的河瀑,到河瀑的頂端捕魚,鏡頭下的漁夫以靜制動,不溫不火地微笑向前,臉容從容自在。 還有巴西人怎樣面對暴雨帶來糧食短缺和居住問題 沙漠人怎樣遵循自然的法則來解決缺水的問題 很多很多……

看着這些尊重大自然的故事,我在想人在大自然的原則面前是不能不謙卑的,唯有尊重自然,順從自然的法則而行才不會把自己封死。既然面對惡劣的生活條件,人類也可世代地因順而生,相對地我們這些就像溫室長大的城市人又應怎樣維身呢。 他們每天要面對是生存的問題,而我們面對的是生活問題,生活會比生存更難面對嗎?失業,失戀,失意,雙失,或是三失又會比行百里路才喝到一口泥水更嚴峻嗎?為何他們活得自在而我們又活得「悲情」呢?

會否現代社會的互相比較意識形態誤剎了我們天性的生存意識?往往人有我冇就格外「悲情」了,是這樣嗎?漁夫從未踏足過繁華的社會,他從來沒知道城市人怎樣生活,沒有比較下,他活得自在。可是如果有一天他嘗試過另一種生活模式,簡單得如回家能喝支涷擰茶,冰甜的,喝過以後,一杯被太陽曬暖的山水又會滿足到他嗎?可能就是物質帶來比較,而情感又會因差距而變質。因此,哲學家始祖Plato曾經為了得到快樂,流浪時他拋棄了自己唯一的杯子,他寧願用自己雙手來潑口水解喝,也不願用方便的抔子來喝水。有了杯子的Plato整天記掛着怎樣帶著抔子上路而忘了本身的工作。彷彿唯有活在最原始的世界,人才獲得原始的快樂。

最後,印度的一個村落,面對寬闊的河水,一位爺爺傳授用樹根築樹橋的秘技給他的孫女,這條橋由樹根纏織而成,堅固得連孫女的子孫都能受用,鏡頭所見每個人都會踏着這條富有五百年生命力的樹橋過河。樹根編織出圍桿,小手沿着樹根前進,生命就這樣代代傳承着。不其然令我想起steve jobs 說過他死後,留給世界的就是蘋果?!噢!蘋果,多麼偉大啊,它不會為我們提供維他命c, 只會對samsung 對搏公堂。相比下來爺爺的樹橋有價值得多了。

廣告

對「因順而生」的想法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