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完回家寫了個blog, 然後又上網再做點關於朱銘的功課, 認識又多一些後, 今天跟志同道合的朋友再看一次.
圖一至圖三
是朱銘原名朱川泰在他二十七歲時参加全台灣雕塑比賽的作品, 農村出身小學畢業的他, 在自學和勤看藝刊下而能創作到圖一的水平也很不錯了. 這個作品是久別重逢, 大家相擁一刻
圖二叫媽祖, 是後來拜師楊英風後的作品. 楊老師很好, 他跟朱銘說藝者要有個人風格, 我只可教曉技術, 不能教你風格, 做楊英風第二, 無意思罷!
圖二跟圖三的藝術成份高些明顯脱出工藝框框, 多了一種意義.
圖二其實背後的故事是其第三女兒, 有天, 女兒的同學在玩耍時掉進糞坑去, 其他小朋友落荒而逃
唯獨三女兒奮力把小朋友拉起, 弄得自己也污糟邋遢, 回家告知爸爸朱銘, 朱銘又告訴師父
師父讚嘆三女兒像媽祖般善良
於是名此作品為媽祖.
朱銘的人物很溫暖!
沒錯,風格是無法教的… 所以藝術家終其一生都在風格的迷思中絞盡腦汁~ ^^
讚Liked by 1 person
最近在埋頭项目 有點迷失,現在您提起風格令我想到點什麼🤔
讚Liked by 1 person
還好嗎? 順利多了嗎?
讀著妳以前的書寫,讓我很歡喜呢~
讚Liked by 1 person
暫時順利,目前處理設計圖,每個人也有意見,突然你提起風格⋯ 我就想⋯ 是,要與自己風格一致,創新是要的,但要有自己個人影子,於是方向通了。以前的文章寫給自己看,獻醜了
讚Liked by 1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