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的命

Tibet

藏巴拉在藏語裏是指財富的意思,代表着安寧富裕的生活。屹立在世界屋脊的西藏,大自然常常在壯麗的雪山下咆哮。在艱難的環境中生活,不難相信心中的藏巴拉比物質上的藏巴拉更為珍貴。

此書的故事發生在滇,川,藏,在高原上又生活了民族如納西,僳僳,回,漢,怒族。二十世紀初,法國的神父帶着單純的夢想,希望能叩開西藏的大門,扎根雪山。

當一個新的宗教或文化湧入藏傳佛教的根據地,基督和活佛,必定會相互碰撞而衝擊出浪花,難為了人民,彼此也折騰着。

故事的巧妙之處是用一百年的西藏歷史作背景,通過真實的歷史,逐年代去揭示人性的雙重本質,有時閃爍,有時腐爛。最險惡的魔頭刹人如麻,十惡不赦,最後立地成佛。最資深的神父竟然色誘修女。
大家族繼承人和愛人殉情。最有權勢的吐司和其後人終身報仇。

本來活佛以為基督的殖民地式插旗
做法已是雪山的一大挑釁。但是當紅色的革命變成一種信仰。活佛和神父都覺知這红色強烈得連夢想也滅了。

在一百年的命輪上,人不自覺地重覆祖先的路。命運迴轉,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生滅滅,滅滅生生。

過了一百年煎熬,年輕神父修畢神學歸來, 體會到有你無我的目標只會為靈地帶來不幸。 對抗文化不是仇恨,不是爭奪,不是比較。
共存,是一道寬闊的關口。
佛道: 宗教庇護一切。

“There will be no universal civilization, but instead a world of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Each of which will have to learn to coexist with others,"  
Samuel P Huntingt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