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角海灣

IMG-20140810-WA0039

最近在家中清理書架,
棄掉一些沒有太大價值的書,
也同時重新發掘自己以前讀過的書,
可能當時年紀少,有些章節是完全忽略了,
忽略的主因都是當時人生閱歷淺薄,欠缺共鳴。
人和人要談缘份,看來人同書也要談缘份,
什麼人在什麼階段,讀上什麼書,
形成什麼的思維判斷,
心理質素也得談一埸缘份。

翻看曾經主攻的心理學書籍,
瑞士心理學家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
在剖析人格的同時,說文化是一種沉澱人格,
是把早已存在的集體人格從生活方式呈現出來。

倒帶回想又有道理,有時去旅行,
看見其文化或經濟的差異時,
除了下意識地跟自己的城市作個主觀對比外,
也會留意人家的國民性格,文化涵養。
悠久歷史當然容易傳承濃厚的文化遺產。
從文化是積累出來的角度看,
任何地方也可微觀拆開,
每個小鎮,區份也會凝聚着地道的集體性格,
也是其精神文化。

駕車從市區鑽進人稱香港的後花園西貢。
西貢當然不是第一次來,
曾經我就是在西貢唸書,
行上那條西貢公路都不知多少萬次,
但就是此刻的我時而掂記着西貢的風貌。

不知何時愛上西貢的對面海灣
凝看頭上那片白雲,
留意樹椏在雲下延伸。
幸運的話,白鳥會衝出藤蔓。
合上眼,就算在無風的日子,
總會隱約聽見大自然的呼喚。
蜻蜓在岸旁互相追逐,發出絮絮的聲音。
小魚在水波中央躍起,再滑入水中。
小舟疲乏無力的躺在海灣懷裡。

那感覺是靜止的,但偶然的微風掃過水波又把靜止輕輕吹破,
然後又變回靜止。陽光把遠處的海波抹上一道金光,
配上大自然一靜一動,一鳴一寂,一躍一潛的節奏,
像吊鐘的一滴一達,但漂忽無序的節奏又像禪者的初心,
靜下才覺知心亂,方能洞悉節奏。

從海灣竄進一點,就是分成三條支流的横街,
有地道樸素的中藥舖,豆腐舖。
生果舖的老人跟對面伸手可及的南貨舖老翁談天,
門外吊上兩串熟透的大蕉。抬頭是垂簷而掛的藍白條紋帆布,
太陽穿過舊跡斑斑的條紋,散在零落的生意。

旁邊的一幢荒廢的房子,像經歷過連場風雨抗爭,
側身遺下滿目滄桑。但在平和陽光下又滋養出青苔,
甚至青葱的短草也能在陜牆迎風而生。
茁壯培植在舊牆的臂彎上,
像一頭青龍紋身在老人背上晃行。

差不多每條窄巷盡頭都座落一所細緻古墳,
每次途經也不其然肅謹心靜,是對前人的一番尊敬,
也可從佈局意會從前西貢的生活雛型。

沿巷小舖是隨着無數小家庭落户在樓上的三層小樓而逐代生存下來。
店舖新舊交替着,除了舊式粥舖,也有家庭式咖啡店,
和細小別緻的糕餅店。要不是要戒甜,
早就撲入小店試試那小蜜蜂造型的小杯蛋糕。

行至大道中庭就是上回提過的天后古廟, 微微彎身合十敬禮再向前行。
青年在烈日下打藍球,外國人就圍在酒吧喝酒。
在靜角海灣的背面,不同的羣體文化平順地交融着。
沒有本來的小鄉色彩吸引不了外來生氣,
沒有不同的羣體性格也編織不了靜態多元的西貢。

IMG-20140810-WA0012

回程時,看着小艇在海波散漫地飄浮,
心生一團浪漫念頭,假如能力許可的話,
得置一帆小白艇,
假日就躺在甲板上浮曬午睡,
熱昏了,就躍進水裏潛,
更重要是艇內要設強勁 wifi。

IMG-20140810-WA0055

IMG-20140810-WA0025

IMG-20140810-WA0014

A

C

B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