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號窟是盛唐的作品,是次展覽只展出正壁的塑像,這塑像原是九身,在旁的兩側力士已不幸地被毀,現存只有七身。塑像按照通常秩序縱向對稱地布置。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分等級侍列成一對弟子,菩薩,天王。由於各塑像不同身份,因此其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
為了表現淨土說法,佛像的龕頂和塑像背後都繪畫了八弟子,諸菩薩,飛天繪,展現了淨土說法內容和完整場面,並彌補了佛龕的深度不足,從虛實間,氣韻互貫。
主尊佛像右手上舉,左手撫膝,端坐說法,頭頂高聳螺蚊肉髻,寛和平面貎,慈眉歡韻的神情,莊重大道的儀態上,鮮明地體現大慈大悲的性格特徴。
佛像左側是弟子迦葉,俯首直立,雙眼下視,目光有神,神情老成練逹,沉毅矝持 ,是敬仰高僧大德形象。
佛像的右側是弟子阿難,上身後傾,腰胯㣲向上側斜挫,兩手交置腹前,舉止恭順和善。兩旁的菩薩像是唐代上乘之作,神情恬靜慈祥,充分表現菩薩垂憐眾生,慈悲為懷的形象。
最外側的兩身天王,是南北相對的南方增長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兩天王皆瞪目張口,身披籠甲,一手在腰,另手揮拳,腳踩藥叉,威風凜凜,此兩像是唐代將士的寫照。天王雙眉緊鎖,兩眼怒視前方,叉腰握拳,頭部側轉,俯視下方,胸部隨著即將出拳頭相應內傾,形成內弛外張之勢,顯現出一種向外暴發力量的感覺。
非常有意思! 唐代的佛像呈現了典型的唐代風格,服裝、面容,就連四大天王的表情都很唐化~
唐朝確實是佛法興盛的重要朝代。 文成公主把中土的佛法帶到西藏,巧妙與蓮花生大士從印度傳來的佛法相結合,形成現在的藏傳佛法傳統!
讚Liked by 1 person
對!這個展頗豐富的⋯ 展覽的廣告是這樣promote 的
要fashion 有fashion
要建築有建築
要藝術有藝術
讚Liked by 1 person
這… 廣告好好笑! ^^
讚Liked by 1 person
超搞笑!
讚Liked by 1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