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雜貨店

人生是一盤連自己也不知道的棋局,沒有人希望弄錯自己的棋步,所以每遇到進退兩難的時候,每人都需要一間東野圭吾筆下的解憂雜貨店。 

 2012 年, 三個在途的犯罪年青人,為躲避警方追捕,避難至一間破舊的雜貨店。這間雜貨店只要前門和後門關上,時間就會停留,形成一條穿梭過去和現在的時光隧道,三位年青人在店內發現一封來自1980 年的諮詢信,原來這間浪矢雜貨店還會替人解憂,煩惱的人會把諮詢信遞送入店,在好奇心和同理心驅使下,三位不良青年開始回信。於是接下來就是關於幾個30 年前的故事,那些諮詢者都是站在人生交叉點。由於他們都活於2012,對過去已經發生的歷史和社會大事略知一二,在預知結局下,毫無人生目標的青年竟然回覆得充滿智慧。

有人說東野圭吾藉着此書來鼓勵自殺率最高的日本,不要對命運失落。四個 30 年前的故事,盛載着夢想和現實的矛盾。正在準備參加奧運的運動員,在面對男友患病,和日以繼夜的操練,每天內心都掙扎着,不知如何分配時間,既想完成夢想又想陪愛人走最後的路。三位年輕人知道日本最後不會派選手參加那屆奧運。於是建議運動員,放棄練習,把時間陪愛人。運動員最後沒有如雜貨店的指引,放棄練習, 反而一邊練習一邊陪伴愛人。最後,她並沒有像其他選手般因為不能參加奧運而失落,反之她為自己曾經在比賽前付出100% 努力而感到満足,愛人離世了,奧運沒有了,但她的喜悅來自過程。有時夢想或任何事情的成敗不能以結果主導,如果我們可調節心境,放下成敗得失,會發覺成長過程的苦樂彷佛比獎項更珍貴。
懷才不遇的創作人在實現夢想時處處碰壁。三位年輕人得知這位創作人在其有生之年也未能獲得認同,但他的歌在過世後會成為一代經典。年輕人勉勵失意的唱作人,在任何情況務必對自己有信心。唱作人在臨終時也緊記這番勉勵。其實每人的夢想都未必成真,在絆倒的時候,任何人也必須繼續相信自己並繼續精進。

要跟家人逃走避債的青年,他對父母的感到失望,也感受不到父母的愛。一時之間,毅然離開父母。孤獨掙扎地在孤兒院成長。最後,他擁有自己的一片天,一直認為自己的前途是自己捱過來的他,成長後的一次偶然才得悉今日所擁有的生存機會,是父母成全的。驚覺自己一直認知的事情並非事實的全部。其實自己誤判了棋局。
肩負經濟負擔的少女,為了養家選擇在酒店作小姐來賺快錢,在青年的指引下,少女學懂了投資、三十年後的她得到了財富,但忘了善良的初心。這個世界好奇妙,生命像一條河流,任何事都會重回河流,原來這位曾經迷失的少女就是欲買下丸光園孤兒院的富人,教曉少女置富的迷失年青年人就是打劫她家的小伙子。 

故事環環相扣,所有諮詢者都是圍繞着丸光園孤兒院和浪矢雜貨店。 前世今生互相交織着。我想起Doris Day 的一首歌曲 Que Sera Sera, 天真的女兒問媽媽,我將來會如何,媽媽說將來是無法預料,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每人都對人生充滿冀昐,可是命運不由我們選擇,過程上總有些難,很多的不得已、本來的我們是一張白紙,面對複雜的世界,我們學會了憂愁。在人生交叉點上,會不知所措,當我們需要解憂雜貨店的時候,得記着浪矢爺爺的最後意見 「正因為你是一張白紙,所以可以畫任何地圖,一切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上。你很自由,充滿了無限可能。這是很棒的事。我衷心祈禱你可以相信自己,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

廣告

這星球不好的

階前雨 是我昨夜 枕畔的淚
斷腸紅 是我心頭 相思的血
昨夜夢 魂魄與你 天涯相隨
夢如風 風散去 再難尋追
情是什麼
無端的來 無端的去 總在人間徘徊
情是什麼
來時也苦 去時也苦 卻又叫人回味

這是蔡琴的名曲「情是什麼」的歌詞,填詞人陳桂珠是文學系碩士,從事過廣告創意,電視製作,和其他幕後工作的她把情寫透了。「無端的來,無端的去,總在人間徘徊」什麼情也好,也真是如此。你不能選擇誰是你的孩子,也不能選擇誰做自己的父母。世間任何情,愛情又好,友情也好,能彼此牽上關係必有其緣份,只是自己不知道宇宙背後之法則,所以我們會認為情是無端的來,無端的去。

就算最極至甜蜜的愛情,天下最孝感動天的親情,最終都是苦,因為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千萬不要窺探主宰未來命運的法則,當每人知道自己生老病死的安排,就不會再熱切期待明天。所以任何人在出世時已經是苦,只是你不知道,父母也不知道。去時也苦,那是離別的苦。余光中說人生是起點和終點之間的過程,出世一刻初生嬰兒為自己而哭,最後一刻摯親為自己而哭。一切如煙滅,留下的是愛的痕跡和記憶。對活着的人來說是一道隱隱的悲痛。

荷蘭有一隻黑猩猩病入膏肓,認識多年的老友范霍夫教授(Jan van Hooff)前來探望牠,見牠最後一面。猩猩雖然病重,但一見老友仍難掩興奮之情,不但展露笑容,還抖起精神擁着范霍夫,摸摸他的頭,教授輕聲細語地與猩猩說話,撫慰著牠,見証著這刻的工作人員無不被這跨越人和動物的界限之情而感動。動物和人一樣,對牠好的人,會長留心中,動物也有情。猩猩在見過范霍夫後一周後離世。世間再沒有那猩猩,但那情和痛必然留在范霍夫的心。情是苦,但總教人回味。

看着那視頻,媽媽留下淚道 「這星球不好的。」

Reference:

Dying chimpanzee recognises old human friend before smiling and embracing him

蔡琴 – 情是什麼 / What Is Love? (by Tsai Chin)Edit

一碗清湯

據說星星需要經過很多年才能到地球,而每一粒星星到達地球的時間都不一致。 基本上,如果排除太陽系中的太陽這顆恆星的話,那麼離我們最近的星星就是半人馬座的比鄰星。比鄰星距離太陽系約4.3 光年。 一光年大約等於9萬4千6百億公里。單是這個數據可想像和星星的相遇是難以計算。人與人之間的緣份一樣,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相遇是情還是債也是不能計算。

 
有個工作上的朋友認識了數年,最近才彼此了解多些,她茹素數年,適逢中秋節,把家鄉的香菇木耳寄來給我,有一大箱。我把碎碎的乾木耳浸泡,木耳瞬間回復青春,柔軟起來,充滿彈性。我又把小香菇浸泡,短短幾分鐘,全屋都充滿着菇菌的清新,就連家中的雪松香薰也蓋過了。不懂煮食的我,把所有材料放進電飯煲一鑊熟。在冰箱找到一個大蘋果,又把它放進煲裡。三十分鐘後,這窩潤肺清甜的香菇木耳蘋果湯就完成了。

 
天上有種種不知名的繁星,人間的凡人一街都是。 每天和陌生人擦肩而過,相視而不相識,但有時在其他領域上相遇到的人,相知了原來最後也是不相識。有時人與人之間又會有感相逢恨晚,原來大家那麼相似,像星空下與星星相聚,可遇不可求。如果那是一碗清甜的湯,美好!如果那是一碗如涙的苦茶,唯有領略它,視為經歷,境由心轉,你認為甜就是甜,回甘就是回甘,自己心房的風景永遠都是自己話事,甘苦自知。


小確幸

還有一日,就是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揭宗之日,村上春樹又再次被提名,可能又會再次做陪跑手,但不論勝出與否,其實村上春樹可以説是這時代的最具影響力文學作家。文學有時難免曲高和寡, 能走入尋常百萬姓家,就一定是村上春樹。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是「小確幸」, 不知從那時起「小確幸」變成一個潮語,小確幸的意思是生命中微小而確實的幸福感。炎炎夏日,那西瓜吃到最後一口也是甜的,是小確幸。 假期閒在家中,洗了一機衣服,把淸爽的內衣整齊地摺拾,那刻之寧靜是小確幸。網絡購物後,從手機看到派送中的訊息,那熱切的興奮是小確幸。用剩下的人工買了一台遊戲機,再發佈上臉書,那條發佈叫小確幸。 小確幸也淋離盡致地滲透商業社會,就連甜品店的布丁也叫小確幸布丁。

小確幸其實是一個的生活溫提,常常警醒我們在煩惱心的一角藏着一點光。那溫暖被我們長期忽略,而視為理所當然。當我們發掘出生活的小確幸就會感到幸福。如果身邊有很多小確幸,你就會感到好幸福。

然而,小確幸是沒有方程式,幸福不能複製,不能模仿,你越刻意去追求幸福,你就越不幸福。小確幸是一種自我的感受,是每個人獨有。上班途中我用手機拍下道路旁的一朵超大的太陽花,那愉快是我的小確幸。但在他人眼中視之為無聊,談不上什麼確幸。所以小確幸是一種主觀感受,你不能代表我。雖然小確幸是屬於自己,但有時又會招人妒忌。有一種心理病叫Facebook Envy, 就是源於比較人家的幸福,當自己的幸福比人少或渺少的時候,不其然就會不開心和自卑, 甚至憂鬱。 心理學家認為解決方法是1) 戒掉Facebook 習慣 2) 查證虛實 3) 正視自己情緒並逐步自我解開鬱結⋯ 等

其實人和人之間的比較是多餘的,因為任何型態的小確幸都是瞬間即逝,我們極其量只能留住回憶。佛教理有一個故事,一個旅人在曠野,忽然大象,老虎在後面追,人不斷奔跑,卻沒有地方躲藏。最後,他看到一囗井,心想是藏身之處。於是,一躍進井,才發現有四條毒蛇。慌張之際就抓緊沿井口垂吊的樹藤,往下爬,但上又有老虎大象,往下又有毒蛇,上又不是,下又不能,就在這時有五隻蜜蜂,滴下五滴蜂蜜,正好滴在他口裡,那甘甜令他忘卻痛苦。故事的旅人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曠野就是人生,大象,老虎就是無常,深井是生死,毒蛇就是四大五蘊,對於順境與逆境的領納感受,樹藤是生命缐,我們無時無刻不緊緊掌握自己的生命缐,而那蜂蜜就一時的幸福,人享受著蜂蜜,就是暫時忘卻危險的旅人。

5AC646CF-D56F-4DDB-9727-798C3CA3F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