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情緒

最近藝人馬浚偉監製及主持他自己構思的節目《同理‧繼續走》,有一集講情緒病,他本身是一個過來人。當年他因母親離世而患上抑鬱症和驚恐症,經歷長達八年的診治過程。那段日子,旁人不理解他的煎熬。他說要開解抑鬱症的病人,首先要注意不要落井下石,也不要說廢話。

情況如黎明說 「導演叫我由十五樓跳下去,我自己猶豫中,你們叫我加油,那不是鼓勵,而是叫我去死,應該說Good Luck 。」 即是假若修辭不好,旁人的好意會變成負面的包袱。

馬浚偉簡略地概括有10 句說話,對抑鬱症病人說了等如廢話,甚至等如比粗口更難聽的說話。

例如:

1. 你唔好唔開心啦/唔好咁諗

建議說:有什麼唔開心,盡情喊出嚟,告訴我,有我在,我會聽。

2. 大把人慘過你

那麼就沒有難過的權利嗎?在情緒低落的人面前,不應該作出這樣的比較。

建議說:知你過得唔容易。

3. 明天會更好

在難過的當下,不會睡一覺起來,難過的情緒就會完全消失。

建議說:你嘅路上,有我嘅陪伴。

4. 點解你唔好好去面對件事

他們面對某些問題時,會產生旁人難以理解的抗拒,所以不要隨便作出責備。沒有人希望患情緒病,請千萬不要去責怪他們。

建議說:我可以點幫你?

5 堅強啲/振作啲

跟「唔好唔開心啦」一樣敷衍,沒有人不想振作,給這種建議是在否定對方的努力。

建議說:如果覺得太攰,就畀自己抖吓啦,唔需要迫自己咁堅強。

6. 成日咁抑鬱唔掂,始終要生活下去!

這樣會讓患者覺得生活沒有出路,每天都很煎熬。

建議說:不要太勉強自己,用自己舒服的節奏生活吧!

7. 我懂你嘅感覺,因為我都曾經唔開心過

這樣說反而會讓憂鬱症患者覺得你不重視他們的感受,沒有一個人的感覺是完全相同的。

建議說:我不完全明白你的感受,但我會盡量理解。

8. 出去放鬆玩吓,飲吓酒就咩都唔記得啦!

但酒醒之後,問題依然存在。

建議說:我可以借我個膊頭畀你挨,我哋可以坐低好好傾吓。

9. 你咁抑鬱,搞到我心情都好差

患者感到無助的頻率比平常人還要更高,因此其實他們最需要的,是親朋好友的理解跟幫助。

建議說:見到你每日咁唔開心,我都好難過,如果可以嘅話,容許我幫下你。

10. 得閒出去行下,做下運動,就唔會亂諗嘢!

雖然運動可以令身體分泌安多酚,對抗抑鬱症有一定的幫助,但抑鬱症發作時,患者會完全不想出門,這時候就不要勉強對方一定要出去。

建議說:你好好休息一下,我哋下次一齊再去!

(以上10 句說話及其解釋,全部截錄自節目訪問)

我平時也接觸不少有抑鬱症傾向或生活不開心的人。例如同事,朋友,甚至親人。他們大致上相同,都是對語意敏感,容易極度不開心。他們的鬱憤或失望只是程度上的分別,當然每人的故事不同。那十個建議的說話,我也有說過,效果只是by chance. 不一定成功,而且如果情況是好down 的話。最好一句也不要說,面對面對著患者,然後只是細心聆聼,最後才小心翼翼「執生」地應對。

有時有些故事是解決不了,如思念親人,要好幾年甚至更多年才能釋懷。(旁人真的未必了解) 有些故事是金錢問題,那不是看得開就能解決。説幾句好話或聆聽相對來說好容易,但面對和行下去始終是當時人,的確會感到無助的。

就前幾天,我遇上一個比較簡單的故事,我公司樓下有間cafe, cafe 的經理每天都會為我這個熟客準備沙律菜,牛油果,一杯skim milk cappuccino. 那天,我一邊吃,她就一邊跟我閒談,對話中她突然透露了她自己已經有14 日沒有睡超過4 小時。我問:「是否有不開心」 然後她開始飲泣,原來她正在辨離婚,而且失敗的婚姻令她的自我價值很低。 我聆聽着,心想 沒有必要呀,如果沒有愛,離婚,是好事呀, (我是愛情冷血的)。不過我沒有這樣説,免她敏感。 我當下給經理一個緊緊的6 秒擁抱,然後告訴她,「離了婚但你有了自己,就算他日你有另一段情,你也要保存自己,保護自我價值。畢竟人生來時一個人,走的時候也是一個人。 」

離開cafe, 路過花店,我買了幾支粉紅玫瑰送給經理。她十分高興,但我知道在夜闌人靜的夜晚,情緒低谷又會攻擊她內心。這個是一定的,情緒像肌肉痠痛般,揮之不去,天氣一差又會回來。 旁人的安慰及支持是一道短暫止痛藥,根治始終要依賴個人的自我修復。朋友或家人的支持是外服止痛藥,要多少劑量的關愛才能放下,實在因人而異。有一點我十分認同馬浚偉,就是安慰要以不鼓勵,不責備,不反駁為三大原則。

有時我們內心鬱怨是因為不能接受當下,其實都理解的,人生的難是不容易接受。聖嚴法師曾訓示「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個過程是金石良言,任何事都需要時間去溶化。

最近,首富李嘉誠一心興建慈山寺,供奉一座23 層高的觀音像,開光典禮時他説他很喜歡金剛經的一句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恰巧這句說話是我當年唸哲學科的自選論文題, 當年得到教授很高的評價,自己也把這句記於心,常嘴嚼,常思考。有年在赤柱大街,請了一位業餘書法家寫下,然後裱框起來,自從有了自己的個人工作室後,就把它掛在牆上,成了每天的叮嚀。

極度失落時,就靠這句堅定信心和肯定。

一切有為法,碧海與藍天,窮盡世界一切山林川源,河池泉井,所有大地萬物終究源自於一縷水蒸氣。因此所看見的並不是事物的本身,眼前的彷彿只是一場夢。夢中人又何需執著。

人生本來就是悲歡離合,是一場夢幻泡影。

過去留不住,將來想不來,凡人能把握的就只有此時此刻。 此刻鬱結,就鬰吧,不要緊,下一刻又隨秒到來,是另一次機會的重生。境由心造、你想編輯那境,就從自心開始。生命的最高狀態其實就在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就是一生要唸的經。

廣告

對「說說情緒」的想法

  1. 說話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讓我想到雅各書中的句子:
    “舌頭在百體裡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看哪,最小的火能點著最大的樹林。"

    說話太過直接有時就有白目的意思
    太過矯飾又顯虛偽
    不易啊!

  2. 「此刻鬱結,就鬰吧」,就是這樣! 這也是許多人平復情緒的過程,他不鬱,這個過程無法完整,就很難走下一步。 就像大部分人把「不要執著」掛在口頭禪上,問題是大家都做不到,說了不但白說,還得罪人~ ^^
    不如就讓他執,然後一起討論執到了什麼。 討論到最後,找不到所執的東西… 這時候才有放下的開始…

    玫瑰好漂亮! 夜深人靜,心中鬱結的咖啡店經理,看到無明的心意,會慢慢心開意解。 此時,也是陪伴。 寫得真好! 境由心造,把自己的心守護好不容易~ 然只有自己才能創造自己的心力,這一點別人幫不上忙… 值得做!

    Liked by 1 person

  3. 文首所指的那個節目我也有觀看,是難得一套有誠意的製作。我有親友飽受情緒病困擾,所以特別留意有關的資訊。常人對待情緒病人,習慣代入自己的觀點與角度,往往適得其反。情緒病患者最需要就是朋友的關懷,無明的一個擁抱、一束花猶勝千言萬語。

    Liked by 1 person

    • 我喜歡這個節目的,有時頗深入的探討,老人問題等。 馬俊偉性格也好,有位貧困的長唏噓自己在深水埗成長至死,馬把他一擁 「咁啱既,我又是深水埗之友咼,你一定要帶我周圍行⋯ 」 受訪者笑了。

      Liked by 1 person

    • 那位經理前天送我一杯紅豆冰,我當然要面對情緒病人啦,曾繁光醫生曾說「人間何處不青山」 我十分認同此句,經理問我 「怎樣可以忘記」 我覺得 「記憶是舊日回憶的山丘, 只記得最好的經過。 」
      自己也盡量只記最好的

      Liked by 1 person

  4. Dear Wu Ming :罹患憂鬱症的朋友需要家人和親朋好友的理解和陪伴,迎向無限希望,並非被當作他在發脾氣,這樣做只會讓他把悲傷的情緒暫時隱藏起來,但過沒多久,他的悲傷情緒又來了!這不是治本的方法!

    • Dear 黃柔,謝謝你的留言,放心,我有陪伴,是100% 陪伴,一起睡覺,抱抱她,就算出外工作也把她帶在旁,我作為女兒是吃啞蓮子,醫生說太寵了⋯ 反而不太好。 我找不到治本的方法⋯ 不過算啦,情緒會過的(我和她也是) 我杯水也會滿的⋯ 面對病者,自我要好少。 不過算吧,比其他病憂鬱症已經算很好了。

  5. 很多時有情緒病的人也未必知自己有情緒病,自己不懂自己,旁人又不懂自己。就好像一直蕩失路又一直找不到出路,想用力逃出卻迷失的更重。

    Liked by 1 person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