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談:人和AI

有晚,我乘塔的士回家,跟的士司機閒談,司機說老一輩的司機都很聰明,他們港九新界任何一幢大廈也清楚,以前的司機,入夜會約自己一羣行家,每條街道穿梭,默默地認路。大家互相提點,老行尊也會帶着新入行的司機去認路。 然後,其他應付路面的功力就靠自己了。

現在的司機幸福得多, 也懶得多, 開個google map, 輸入地址,系統會引導司機最短的行車綫和那一條道路正在堵塞。 有了google 大神,已經再沒有的士羣夜遊港九學路的情況了。司機很佩服老一輩的智慧,因為當他熟悉路面後,他發覺原來google map 是不可靠的,有些時候它指示車輛在雙白綫切入,那個黑點就是駛入銅鑼灣時的必經之路,司機風趣地說,如果交通部那個月想多些收入,大可放個警察在安全島,一晚已經可捉十個八個違規者。

「是科技令我們不再用腦,令我們蠢了。 」 司機説

言猶在耳,第二天,我從連鎖茶餐廳得知自己碟芥蘭粒豆腐炒飯是由機械人炒的。餐廳老闆引入機械人因為人手實在短缺,而且應徵的所謂廚師,有些連煎一隻蛋也成問題,當然可能還有遣散費的誘因存在。但論食物質素,機械人煮得一些也不差, 起碼夠熱,和真的做到少油少盬的指示。以往如果人手炒,師傅永遠不會少油,因為一少油就難炒,所以一定是你有你要求,我有我照舊。 人,永遠有自己思想, 目前的機械人起碼聽指令,彌補到人的固執。

那我們日常已經有機械廚師,機械吸麈機,抹窗機,無人鴐駛程式,還有三度擊敗世界第一棋王Alphago 等。

人會否被AI (人工智能)取代呢?

幾年前有不少報導趁機列出十個會被AI 取代的行業和十個不會被AI 取的行業。其中有不小專家認為作家是不會被AI 取代的,因為人的創造力是無限,就算作家或藝術家每次的作品也是一個連自己也無法預計的創作層次,那又怎可被複製呢。

事隔幾年,2019年的今天,有一種AI 名為GPT2 (人工智能文字編寫程序) GPT2可以編新聞,草擬新聞稿,更加可以在社交網絡平台作小編發佈。這程式還有一項不容忽視的功能,名為「深度假文字製造」(deepfakes for text)。

即是把文字輸入AI系統,可能只是片語,或是一大段文字,然後讓程序根據它的判斷,抽出文字的風格和精意,再匯出內容。例如,英國《衛報》記者把英國脫歐的一些標題詞輸入GPT2,它寫出了這樣的一段「新聞稿」:

「當被要求對有關報道做出澄清時,梅首相的發言人說:『首相已經明確表明,她要做的是盡快完成脫歐,這在上周的女王年度施政講話中有明確授權。』

若是把喬治·奧維爾(George Orwell)的傳世經典,政治荒誕諷刺小說《1984》開篇第一句話輸入 GPT2,

「四月間,天氣寒冷晴朗,鐘敲了十三下。」

GPT2就自動續寫

「我坐在小汽車裏,前往西雅圖開始一份新工作。給車加油,插入鑰匙,讓它自己開。我沉入冥思,想像這會是怎樣的一天。」

僅輸入一句話,GPT2就能精確的抓住了喬治·奧維爾《1984》的荒誕、壓抑、恐懼和反烏托邦的筆調,洋洋灑灑的續寫起來:

「一百年後,2045年, 我在中國一個貧窮農村地區的一所中學教書。我先開始教的是中國歷史和中國科技史……」。

GPT2 所產生的文字,從質量到數量至適應範圍,都遠遠超出了設計者的預期。

由此可見其實沒有不會被AI 取替的行業。

而且當設計一台AI 時,可能設計者只是希望它可以步行,誰知原來它領略了步行,因為它的記憶體龐大,AI 最後還會跨攔。 這個超出預期的能力對人類來說有一定的威脅。

我想如果輸入文字,AI 就能匯出精粹,若有天AI 成了一個普遍性,那麼除了輸入某種能力外,慈悲這程式應該是所有AI 的必修科。 其實凡人亦是。

 

廣告

對「隨談:人和AI」的想法

    • Dear Serendipity: 不單譯者 ,我覺得除了AI 設計者外,應該很多行業也會受影響。然後有天AI 設計者也被淘呔。不過我覺得這是下一代的問題。致於AI 能否解決政治問題呢?這點我要想想

      Liked by 1 person

  1. 其實端看人們想要如何過生活~
    人可以完全依賴人工機器人和手機系統取代很多事,自己減少動手動思惟,那麼就得"想"一想人這樣活著要做什麼? (吃喝玩樂? ^^)
    那個炒飯機器人讓我笑了~ 炒得很認真呢!

    Liked by 1 person

  2. AI (人工智能)確實滿足了人類的好奇心
    但我覺得更可悲的是也助長了人類的惰性
    其實大量AI (人工智能)我並不覺得是好事
    也許有一天人類會被機器人反噬
    人類也許真會聰明反被聰明誤!

    Liked by 1 person

  3. 我現在在算微積分,有使用有 CAS(computer algebra system) 的繪圖計算機,如 HP 50G 或 Ti NSpire CX CAS ,比較簡單的微積分它能算出來,稍微有點變化的就不行了.我想AI能取代的也是重複性高的工作吧?

    Liked by 1 person

  4. 聽說有科學家正在研究機械人CEO,為了確保永續經營,企業創辦人可以將自己的經營理念及從商經驗輸入機械人的人工智能程式。如此一來,在創辦人逝世後,機器人就可以按照其生前意願繼續經營企業。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