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時代跟朋友研究溫習(其實是背書/死記)的方式。 大家共同硏究出,記歷史這類科目,最好是由記圖像開始,然後把圖像連貫到年份,時間,地點,源起, 結果等。 例如,記中史我們就會由慈禧太后的照片開始記,然後把她的樣貌,慢慢地連接去史實。 可惜,歷史人物尤其是清朝妃子並不如「延禧正傳」的人物角色那般美。
記得有晚溫習至深夜,我就被珍妃的樣貌嚇到魂飛魄散,我即時放棄溫習,捲上牀睡覺,但睡不著,思緒總記得珍妃的眼神,覺得她很恐佈,從心底裡驚慌出來。 (格友可以自己google, 若干年後的剛才,我再google 珍妃, 依然帶點驚慌,感覺比看「午夜凶鈴」更驚嚇)
第二天回校,我告訴老友,珍妃太可怕了,我真的不想再唸中史,就算老師曾多次鼓勵我是唸歷史科的材料,我也不想再修讀,因為珍妃太像鬼了。 朋友大笑起來 「那⋯ 她真是鬼喔」
記憶是連貫性,那天就是考中文作文,中文作文秘決是不離題,不會死。我已忘了自己作答什麼,總之在求學就是求分數的價值下,一定不會選不能理解的考題。
因為不理解,多年後我依然記得那條沒有選擇的題目,名叫「今夜星光燦爛」 。 我沒有作答但朋友大膽常試。
那她怎樣理解「今夜星光燦爛」呢?
她由家𥚃天台有間玻璃屋開始說起,抬頭望着星光⋯ 聽到她爸爸在客廳宴客聲音,然後盤算著和一個男孩去私奔,執恰細軟, 不知將來如何,但記得今夜星光燦爛。
我當下聽到發呆,簡直封了她作偶像,因為當時初戀都未嘗的她竟然亦舒上身,自創浪漫地用自己文字一直延申,寫到要舉手拿紙!
事過幾年,我在某一個電影學會觀賞了一套許𩣑華執導的舊電影叫「今夜星光燦爛」。
電影講述一個女人分別同一對父子展開的兩段戀情,時間跨越20餘年。女主角叫采薇由大美人林青霞飾。 故事穿插時空地敘述了1960年代末作為大學生的采薇同政治系教授(林子祥飾)的婚外情。
拿獎學金的采薇,陷入同已婚教授的師生父女戀,一時不能自拔,任由戀愛的激情主導,故事如同所有愛情倫理片一樣,出軌的男人和小三被妻子發現,引起一場風波。采薇決心放棄戀情,投入社工工作。 20年後,中年的采薇在澳門接觸到青年男子張天安,由社工對不良青年的幫助逐漸變成不良青年追求社工。後來,無意間采薇遇見教授,教授借酒澆愁醉倒在車內,采薇將其帶回家,竟然遇見了張天安,這才發現,原來采薇喜歡的兩個男人竟是父子。
故事當然十分精彩, 結構環環相扣,兩段故事分開來看都可以衍生出倫理議題,婚外情及誇年戀。
教授的妻子戲份不多,但非常到位。她的出現只有三次。第一次是懷孕後,偶然發現丈夫與采薇的姦情,不動聲色地把采薇夾的菜狠狠倒掉。接著爲了丈夫的安危(炸彈事件的追查),顧全大局對偷情中的采薇作出容忍。第二次是與丈夫在家中,對酒醉的丈夫說「我們重頭來過吧」。女人,似乎更不願意變動,於是往往能原諒男人所犯下的錯。第三次,是影片末尾,采薇帶張天安來看望即將病逝的父親,在醫院門口與采薇碰面。所有碰面都沒有出現大吵大鬧的場面,但是心中對這個害得她家破人亡的女人並非全無怨恨。但是20年後的那次碰面,妻子或許真的釋懷了。 所有事都是有今生沒來世, 丈夫在死亡前夕,不放下也得放下。記憶令人生百味雜陳,甜酸苦辣,點滴心頭,就算你的記憶再有連貫性,都會變成恆河沙中的一碎片,然後隨麈而去。
後來,我讀到一篇影評,原來這故事也影射香港從60年代末到80年代的政治局勢。而許鞍華也藉此表達了自己對香港政治的關係和態度。
文章說 「許鞍華對香港的政治運動持有一種無力感,經由影片裏面的教授這角色傳遞出來。他從暴動,學運,保釣,區議會一路走來,發出了在香港搞政治無前途的感慨,他將自己所做的事定義為有意義但無結果的事。雖然許鞍華對這些政治運動是給予了一定的肯定(有意義的事),但是這種肯定又不能帶來令人滿意的結果,加上又要面對97回歸的問題,因此產生了這樣一種強烈的無力感。」
除了對香港前途擔憂的意識,許鞍華還揭露了香港人性格的兩個層面,第一是港人自私。影片開始時教授給學生說了這樣一段話:「我非常崇拜法國大革命所代表的那種偉大精神,因為它表現了那一代人對他們神聖理想的獻身。這些人甘願為他們的信仰做出忘我的犧牲,完全忘記了他們個人的存在,也正因為這樣,所以他們奠定了自己在歷史上的地位,這樣簡單而有力地模式或許你們能。」
存浪漫理想的是60年代的下一代,也就是教授代表的一代,他們的確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這樣的政治追求又是不夠力度的,因為香港人為自己經濟生活著想阻礙了政治運動的發展, 很少人願意爲了自己的理想做出忘我的犧牲。
影片說 「香港就是靠著每個人都自私,想著自己,才換來今天的成就。」另一方面,教授又說:「別埋怨香港什麽都沒給你,那麼你給了香港什麽。」這頗像對年輕一代的說教,盼望香港人對自己土地作一點反思。
原來不止時裝潮流會重演,連時代的思想也會隔代重覆,把教授想法套在2019 年的香港,這番肺腑之言竟成了新一代年輕人對上一代的控訴。 我想這點許𩣑華也估計不到。
當下我在韓國,人在外,但心繫香港,偶然間YouTube 我才發覺明哥(黃耀明)有首歌又叫作「今夜星光燦爛」
其中歌詞是
「燈光裡飛馳 失意的孩子
請看一眼這個光輝都市
再奔馳 心裡猜疑
恐怕這個璀璨都市 光輝到此」
當年的朋友後來隨家人移民加拿大, 多得WhatsApp / FaceTime 我們又可聊天了,記憶説不完,大家互相幫助對方記憶下,我告訴她,廿年後,我終於懂得作 「今夜星光燦爛」 這題目了。
朋友說 「你現在才懂?受文革,內戰洗禮的爸爸一早就懂了」
Uncle 萬歲!
感覺清朝妃子的樣貌
可能和我們這一代人的審美觀比較不一樣吧
反而是戲劇太過美化他們了
當然啦若不請出俊男美女
那戲劇大概也很難撐得下去,,,
所以囉,,,!
讀過去歷史好像都比較容易感動於當時世代人的勇敢吧!
但我覺得香港人這次蠻讓人驚豔的
或許正是一份危機感
讓香港人更團結了!
「今夜星光燦爛」的故事讀來蠻有深意的呢!
無明很真很可愛!~~~
讚Liked by 1 person
50vs 50 啦,有很多人贊成條例的,很多分化,漫駡,不過每個地方的發展是一埸共業,一是離開,一是留下⋯ 悲觀的。
讚Liked by 1 person
當然也從不會寄望外國會干預,或幫口,盧旺逹當年被人滅族,多麼不公,也沒有人發一下聲⋯ 還是看花賞樹令我開心🥳
讚Liked by 1 person
親愛的~ 真是一篇好文章,縝密的思考和描述,引人入勝,忍不住多讀幾遍!
小時候看歷史課本的圖片,我也覺得那些人物 (尤其是妃子) 長得好奇怪! 老師形容她們的傾城美貌,我們一看到圖片就嚇到了… 例如楊貴妃、武則天、珍妃、慈禧… 每個都長得好兇的模樣。
我沒有看過「今夜星光燦爛」,聽你如此描述,我也想要看了。 林青霞好美,影片中把她青澀與成熟的美都表現出來了! 只是我對外遇的兩方都有偏見… 這打中了我最需要思考和改進的弱點。
當我看著星光的時候,我確實感受到星光的呈現是超越時空的隱喻。 我看到的光亮,絕對不是當下發生的,它的蔡爛已經過去了,少則幾分鐘,多則千萬年,然後在地球的人們才看到… 當下瞬間即逝,新的念頭不止息,世界萬象若此。
讚Liked by 1 person
謝謝奧斯卡小姐,大美人真的很美,但套用在古代妃子的世界,一定不能入宮⋯ (哈哈) 至於外遇麻⋯ 緣份很難定錯對的⋯ 你說得對,星光是超越時空,我很喜歡你的最後一段文字,我看了三次,慢慢嘴嚼 ❤️
讚Liked by 1 person
這篇文章我也讀了好幾遍~
我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太少了… 對人際關係的了解,也一直太簡單。 總覺得自己不會做的事,別人也不會做;自己會做的事,別人應該也是這樣想的。 在平靜接受的表象深處,我是被嚇到的~
嚇了之後,我接受得很快速。 然後我發現我對這個世界的厭離也快速深化。
就像星光的光芒,我們看到的都已是過去的。 每個事件的發生也是過去累積的… 我們似乎永遠來不及反應…
讚Liked by 1 person
我開始要學懂像看星空般去看事,一切已過去,要平和,堅定(尤其打掃自己的心靈) 謝謝奧斯卡小姐,這篇我也十分喜愛。
讚Liked by 1 person
搞到我都想睇返
讚Liked by 2 people
值得一看!
讚讚
都有這感覺。
讚讚
昨天執野公司野執到⋯ 半死⋯ 睡到而家,那⋯ 呢套戲係非常好👍🏻
讚Liked by 1 person
哈哈,珍妃比「午夜凶鈴」女角更令人驚嚇,有那麼可怕嗎?印象中,好像看過珍妃的照片,不過忘了長得如何⋯⋯
讚Liked by 1 person
非常可怕,我連慈禧也驚慌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