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者雅各布

在1944年的波蘭,猶太人雅各布被趕到一個猶太人隔離區居住。有晚,他因在街上散步,被德軍戲弄為違反宵禁令而被送到警察局接受懲罰。在等候指揮官的時候,他在警察局的收音機聽到俄羅斯紅軍已挻進到相距隔離區約四百公里的貝察尼卡城。

翌日,警察把雅各布放回隔離區,雅各布覺得自已很幸運,因為他是差不多唯一一個能活着離開警局的人。雅各布把紅軍已進入隔離區近四百公里的範圍的事告訴了他的朋友。朋友半信半疑,雅各布為了使朋友信服,就說了個謊,告訴朋友他把一台收音機藏了起來,消息是從收音機的報道知道。朋友承諾雅各布會把收音機的秘密守口如瓶。

隨後朋友告知營內其他人紅軍將至,他們將被營救出波蘭隔離營。朋友的父親不希望兒子散播謠言,於是朋友就不得不把雅各布收藏了一台收音機供出。

接著,每天都有蜂擁而至的人跑來詢問雅各布,最近的戰況怎樣?其實雅各布跟大家並沒有兩樣,他唯一偷聽到的,也只是那一次在警局的機會。面對每天冀求新消息的臉孔,雅各布猶豫了, 為了使大家繼續存希望來生存,他不得不繼續說謊話,每天不斷去幻想最新的戰情,並且每晚也期待不要再有人跑來詢問。

雅各布也承受着巨大壓力,猶太區的醫生發現雅各布說謊之後,雅各布跟醫生說 :「您可曾看見,他們向我問起消息的時候,流露出什麼樣的目光?沒有看過嗎?您可知道,他們是多麼需要好消息?您知道嗎?」

雅各布自己當然也曉得,俄國不會過來太快,路徑應該照樣維持不變。但自從消息在猶太人隔離區傳開後,就再沒有聽過任何自殺的案例。

在再沒有自殺的情況下,雅各布也隱瞞越來越多人。有日,他忍不住謊稱收音機壞了,並且決定跟自己的好友坦白。他熱切地訴苦,期待友人知曉後,會大罵他或者原諒他的謊言。

誰料友人輕聲回答:「相信,不相信,那又有什麼意義?」友人沒有再繼續講下去,只用手指頭在桌上敲彈出一個沉重的節奏,同時將頭部往椅背上一靠,全神貫注的默默苦思。

隔天一早,雅各布赫然才發現,友人把自己吊死在自家窗口。雅各布抱著友人的屍體,決定讓收音機復活。

《說謊者雅伯各》是半真人真事,其藍本源於作者 – 尤雷克.貝克(Jurek Becker) 的父親,其父親在波蘭羅茲猶太人隔離區認識了一位民族英雄,他冒死違反禁令,私藏收音機,將從倫敦和莫斯科收聽的新聞公諸同胞, 為死寂絕望的隔離區中注入了希望和存活的勇氣,可惜後來這無名英雄被發現而遭德軍殺害。

作者和故事的主人翁一樣同是出生於波蘭,國家被納粹德國攻佔後,他與家人被遣押至羅茲(Lodz)隔離區,其後和母親又被遞解至其他集中營,戰後貝克幸運地與父親重逢,可惜母親已因病去世。

波蘭藉的貝克後來與父親遷至東徳,在大學修讀哲學,因異見而離校,而《Jakob Der Lugner》,中譯《說謊者雅各伯》是其中一部出色的作品。 後來,貝克由東德移居西德,由於是異見份子,就算生活在西德,他還是東德的監聽對象。

那時的東德,情報監控工作是為了徹底掌控人民的念頭和想法,以防東德崩解。 活在東德的人, 要彼此告密,夫妻、親子、手足和師生之間也會互相擧報,彼此懷疑、互不信任是社會風氣。 除了自己,其實誰也不能信。

東德解體後,當時的德國總理 Helmut Kohl更表示,倘若他生長於東德,他其實也無法確定自己會不會成為的舉報他人的線民,因為在生與死之間,是迫不得已的生存方式。

一九九○年代初期,東西德合併後,德國人都會被通知去取回屬於自己的一部被舉報紀錄。可能因為是《說謊者雅各伯》的作者,貝克(Jurek Becker) 的被舉報書就達二十本册子。

有日,貝克接到一位在東德時期很熟識的醫生的電話。這位醫生曾任職東柏林的博愛慈善醫院(die Charité),後來因為西德強勢合併了東德,這家醫院原先的東德醫療人員一律被迫離職。依據統一後最新的法律規定,前東德時期的公職人員如果要回復職位,必須證明自己不曾舉報他人。

這位醫生在電話中對貝克說道,他可以保證自己不曾是告密者,所以他請求貝克支持他,撥空打電話向博愛慈善醫院的管理階層表示他在這方面的清白。

在接到那位熟識的醫生打來的電話時,貝克在讀自己被人擧報的檔案,才剛讀到第十七本,而且不認為已閱讀過的內容會出自這位醫生。於是同意替他打電話給博愛慈善醫院的主管,幫他說幾句好話。

過了幾天,當他開始翻閱第十八本時,他突然發現裡面有幾十頁的內容應該是這位醫生所呈報,因為其中包括他個人的醫療報告、幾則貝克針對幾位東德重要政治人物說的笑話,笑話內容在東德執政當局看來是頗有問題的思想和見解。

貝克知道是他了,是被醫生曾經舉報了。下一秒,貝克一笑置之,他一向反對告密的行為,所以他也不希望成為一位告密者,舉報醫生。最後,醫生如願以償地回復他在這家柏林大醫院的職務。

那年是1990年,貝克走過二戰,走過冷戰,走過圍牆倒下,回想1944 年自己筆下的說謊者雅各布,他明白有尊嚴地活着的珍貴,希望每人活着也存希望。

2020年,貝克已逝世多年,讀着《說謊者雅各布》,不要讓希望幻滅。

廣告

對「說謊者雅各布」的想法

  1. 看到最後面的電影海報,發現自己已經完全忘了這部片,沒想到是真人真事。貝克是個真正能夠寬容他人的人,有一句話能形容他的舉措,就是「一切到我為止」,這需要修為

    Liked by 2 people

  2. 戰爭或政局緊張時期
    總改變很多人的生命
    而且總是無辜之人的命運
    在這種時代大背景底下
    任何一絲絲的希望都是值得期待
    人很容易得到滿足
    人性卻也顯得如此脆弱

    Liked by 1 person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