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荷

林黛玉看到殘荷時曾說,平素最不喜歡讀李商隱的詩,唯獨喜歡 「留得殘荷聽雨聲」 這句。 「偏你們又不留着殘荷了」賈寶玉忙說 「果然好句,以後咱們就別叫人拔去了。」 《紅樓夢,第四十回》
其實李商隱的原詩是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林黛玉把枯荷改成殘荷,是勸賈寶玉不要再破壞殘荷。它們已經夠殘了,就算再殘也好,折了頭也淡定不驚,寧何悲壯也不畏風雨地泥於水,是一種凋零美。她看荷聽雨,想起自己,一時感懷身世,自小體弱多病的她,早已是殘軀一副。枯字有如自然的生死盛衰,一歲一枯榮。她不是自然的枯荷,她是殘荷,被命運截斷了飛翼,自小喪失父母,孤苦伶仃的投靠賈府,就算絕頂聰明,氣質高傲,頂多只是一株外力催折的殘荷,寄人籬下。

比林黛玉更貼切殘荷的還有香菱, 香菱原名英蓮,她出身在一二等的富貴之家。不幸的是,在她五歲那年的元宵節,被拐子拐去。由認枴子作父的那天開始,她已經知道自己最終會被販賣。後來她成了薛蟠的小妾,其妹薛寶釵為英蓮取名香菱。香菱美若天仙,但薛蟠把美人肆意蹂躪與踐踏,不消幾個月就把她厭棄了,屢次毆打,施以家暴。香菱命途坎坷,是紅樓夢中最苦命的。林黛玉看見香菱吃了這麼多苦,精神上殊不簡單,內心有着一種倔強,筋骨佇立,像殘荷般帶着淡淡的芳香,餘韻不散。

殘荷千迴百轉,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死能復生、生而定死、無生無死、無死無生地花開花落,殘荷根於水泥,活在麈世。

當代作家聂紺弩在“回憶我和蕭紅的一次談話” 說蕭紅比喻自己為紅樓夢的香菱,短命坎坷,落入紅塵,一生追逐愛情,奈何遇上四大渣男。蕭红在香港逝世,化為一株殘荷, 她臨終時寫下 「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得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張愛玲也喜歡看紅樓夢, 她比喻自己作林黛玉。 黛玉殘存賈府,寄人籬下, 生活委屈得不得了。 張愛玲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已離異,後來她爸爸再娶,年少的張愛玲在繼母虐打下殘活,有次她更被關進了小黑屋,連她生病也不給她飯吃。後來張愛玲逃出去,也再也沒有回家過,而且那「家」也不是家,所以張愛玲和林黛玉都是孤苦無依,兩個時代的人,也是既高傲又有才。

可能盛荷總會吸引渣男,年輕的張愛玲遇上胡蘭成, 大家一見傾心, 繼而結婚,但胡蘭成在和張愛玲結婚的同年,在醫院認識了一位護士,二人開始同居生活。後來胡蘭成告訴張愛玲,他與護士的事, 張愛玲選擇接受,可惜這只是一個開始,往後還有很多個女人。張愛玲曾說:「愛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里,然後開出花來。你大可以愛他到塵埃里,但你記住沒人會愛塵埃里的你。」

盛荷一定變枯荷,是自然定律,枯荷枯榮於自然,殘荷終於悲壯。 經典盛荷如蕭紅和張愛玲,美在骨而不在皮, 美在殘遇渣男後的反思。 蕭紅說 「不甘,不甘」

不用不甘, 花死花還在。

中島美嘉在日本電影首映會,現場獻唱主題曲電影主題曲《ALWAYS》。 在電影擔任女主角的中山美穗聽完後被中島美嘉的歌聲所感動而當場大哭。 「這首歌太厲害了,害我都忍不住哭了,我覺得這首歌充分將女主角的心情表露無疑,聽到這首歌就想到主角的際遇,而且歌詞十分打動我的心。女主角25年來都一直無怨無悔堅持的愛一個人,這樣的堅強不是任何人都學的來的,我要向她學習。」

殘荷和枯荷其實只是一線之差, 中山美穗,曾經的日本洛神,擁有票房呼風喚雨之能力,也遇上幾個渣男,婚後丈夫留長髮、塗指甲的中性裝扮引起不少爭議,聽說中山美穗也接受不了他的裝扮,最後離婚收場。50歲的中山美穗說要學習無悔堅持地愛一個人。

那慈悲,那柔情,留一縷枯榮給自己吧,讓枯軀挺立於水泥,自愛多一點,留自己多一點清香。 命途弄人,有時身不由己,但覺醒也是菩提。

我常覺殘荷很美,枯謝於水,像在水中打坐成禪。

廣告

對「殘荷」的想法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