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有部港產片叫《夜香・鴛鴦・深水埗》英文名很不解,但又得意,因為帶點港式英語思維叫(Memories to Choke On, Drinks to Wash Them Down,2020) ^.* (真是好得意)
全套戲包含四則短片,其中一則叫《鴛鴦》,鴛鴦可以解一男一女,又可以解作一種港式茶記飲料,即是咖啡溝奶茶,做法是七茶三啡適量奶,用淡奶不是咖啡奶精。故事講述在一間學校某角落,大家各自買盒维他檸檬茶期間,教Econ的John和教英文的Ruth (美國女生)搭訕。John帶Ruth 去吃盡香港美食。 Ruth 告知John, 她要去北京教書,臨別依依,Ruth 突然鄉愁,想起美國。John就帶Ruth 去吃KFC, KFC當然是美國、但全世界也有KFC,北京又有,成都又有,深圳又有,為何要來KFC? John好自然,漫不經心地答 「這𥚃是最浪漫的KFC」 John望出窗外,是龍和道。 龍和道的浪漫,比豆腐火腩飯更甚。John 和 Ruth 的情终其朦朧,似有又無。味道很香港。香港有點像黏著玻璃窗的潮濕霧氣,不甘於由甘霖化為霧,像冤魂在大氣中懸浮,如香港已故作家劉以鬯所說「那些消逝了的歲月,彷彿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看到的種種,都是模模糊糊的。」
不甘於成為霧氣的人還有,陳冠中《北京零距離》 的外篇主角,亡靈余阿芒的哥哥,佘思芒。弟弟去世後,他一直自責,三十年內,他活得行屍走肉,肥肉橫生,沉溺在口腹之慾。弟弟在陰間成了活貨,哥哥就成了陽間吃貨。哥哥余思芒在北京又可以說什麼,說飮談食最安全。他在際遇下當上了一個網紅食評家,「在舌頭的開放,吃喝的自由上,北京總算還行,也很容易接觸到全國美食。」政治上失語,就用吃來遮醜,如果在食評中尋找到某些密碼,也是一種浪漫。「饕餮之為獸,貪在吞噬,不分盈厭,食人未嚥,不知紀極。大胖曾深陷此畜生道,幾不能自拔。」
常自持老北京的哥哥一直只願活在二環內。在他眼中只有1990年前的老店才算是老北京風味,對於近年發展的朝陽區熱門蒲點如三里屯等都不屑一顧。北京在不斷強拆重建,住在北京的人,都是外來人,真正的北京人已被迫走於二環外。余思芒能在食評圈內佔一席之地,就是他的文筆充滿維護本土(老北京)飲食情懷,他褒貶京系橫菜全是魯菜和來自全國已經本地化的混雜菜,國營老字號不守本分,味道走樣,罵他們喪權辱「國」。
佘思芒愛老北京,他是本土保衛者,面對外來人的文化入侵,他像冤魂般活出霧氣,縣浮着,存在着,對抗着,是老北京戰浪。
一個集團旗下的古早美食公司看上他的點擊率,和網路影響力和他合作。余思芒在一公司晚會中認出公司董事長夫人就是當年在天安門廣場,他一見鐘情的女生,那時的女生像鄧麗君,青春熱血,昂然走進絕食室內,而那董事長是當年她身旁的男子,现在是一名海歸回來的商人柯小纓。他們都坐上時代烈車,赚着國家經濟發展红利而富有起來,失語也失憶。如今失語又失憶的人在金錢上資助失語人,資本和文化合流,共同交織出一個没有聲音的年代。
失語的余思芒並没有失憶,作為一個食評家,如果他有日喝着一杯港式鴛鴦,略嫌其苦的話,他可以下單時說「鴦走」。即是七茶三啡適量奶,將淡奶轉為煉奶,煉奶本身已經有甜味,所以熱鴛鴦到檯時不需要加糖。保衞着老北京本土的余思芒會明白鴛鴦就是鴛鴦,存在咖啡奶茶,存在清湯麻辣,存在本土的你我。

看到此篇想起有位昔日同窗寫了兩本美食書,對於中菜與和食都極有研究
讚Liked by 2 people
近來也喜歡看美食YouTube 🙂
讚Liked by 1 person
或許你會想要看看她的節目,Meggie Liu 她以前在Discovery 頻道有教學節目的:
讚Liked by 1 person
嘩! 勁呀!
讚Liked by 1 person
非常喜歡最後一段Wu Ming寫下的釋義。味覺的占領也是種意識,人可能會走向模糊的地帶,但味覺記憶不會。
讚Liked by 4 people
是的! 綺塔 很久不見! 大家要身體健康呀!
讚Liked by 2 people
好的,繼續前行加油💪🏻
讚Liked by 1 person
大家也是! 加油,向前! ❤️
讚讚
😢
讚Liked by 1 person
但係我突然喜歡本地野咼 覺得要支持下,…港產片呀等⋯ (新一代個D)
讚Liked by 2 people
睇得多覺得有希望
讚Liked by 2 people
龍和道 的浪漫
很感慨。
讚Liked by 1 person
無明 大人,身體健康 新年進步!
讚Liked by 1 person
Lynx ~ 無明可以了,千萬不要说大人呀⋯ (大人係北面) 我仲要留下維持小島身份呀
身體健康 新年進步❤️
讚Liked by 1 person
眨眼 😉 ~ v
讚Liked by 1 person
親愛的無明,這一篇寫得唏噓… 食物在人世間是如此強大的能量,支配了人類生生世世。
這麼說是因為… 一個是重症病患,即使已經無法吞嚥正常的食物,仍然有著強烈的想要恢復往常飲食的食慾。
讀著竟也讓我想起唸書時代在紐約喝過的一杯鴛鴦~ 那真是香港最獨特的發明!^^
讚Liked by 1 person
我想想,又是,我們執念口腹之慾⋯ 又記得又想着,然後成為習氣 ,是否如此?
讚Liked by 1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