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opinion 有篇文名 “The Tragedy Of Afghanistan” 内容當然就是聚焦近日的阿富汗變天,前總統Ashraf Ghani率先放棄自己國家匆匆逃亡,美軍撤退,塔利班重新掌權,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 發出聲明,希望新政府尊重人權,繼續給予女性教育及工作機會。 她說 “It’s not a matter of trust – it’s going to be all about the actions, not the words,"

此話直指塔利班,同時也三隻手指回指自己,西方國家,聯合國安理會,國際人權組織, 女權分子等。 面對目下的人道災難,大家只說不救,沒有太大意思。 說句孩子很可愛,沒有成本,不用負責任,但因為孩子很可愛,要養育就任重道遠,成本不菲。
美軍撤兵的最後幾小時,高空拍攝到阿富汗市區,車道盡塞,人民如熱鍋上的螞蟻紛紛湧入喀布爾(Kabul ) 機場。此機場已沒有人駐守,羣眾自行設法擠擁上機。細微密集晃晃躁動的黑點就是絕望哀救的人民。近看有人手拉前面陌生人的腳,有人常試從側梯爬進飛機,一人常試,一串人模仿,絕望的螞蟻纏着大象,又是層層疉曡的蜜蜂羣,不懈地擁佔大樹上的蜂巢。 是最後的美軍飛機,人太多,蟻多摟死象,飛機也没法開動。聽說美軍開了數槍以驅散人羣,當場射死數人。飛機缓緩起飛,有人還在飛機輪,並排地跟着車輪跑,有人手拉機翼,一手攝入機身的機關蓋缝,踏着機身,乘風而去。真的可以抗衡萬尺高空的吸力和氣壓嗎? 地上的人看着幾個人握實鐵鳥,拼死也要離開,被遺下的失望透頂,虚無的眼神目送最後的飛機。然後幾個大字型的黑影在半空墜下,地上所有鏡頭都拍下了,傳送到世界。
人的極度絕望,非筆墨所形容,身體很誠實,it’s all about actions. 阿富汗人的悲慘令我想起Joseph Conrad 的一本經典名作 “The Heart Of Darkness “
船長Charles Marlow受僱於一家比利時公司,到剛果擔任一艘輪船船長。他的任務就是把象牙由公司的剛果收集站運出。初到剛果,他已經道聽途說另一同事Kurtz 在剛果的事。 Kurtz 是一個深信西方文明能解放非洲的人, 但在剛果的世界,他卻屠殺土著,掠奪象牙的白人殖民者,成了土皇帝。
Marlow 一直深信歐洲文明是人類的希望和福音,他着陸非洲土地,拿着照明燈,為黑暗帶來光明,為愚昧落後帶來進步和新生。就連他在英國的伯母,也對Marlow的工作感到光榮。 初時他認為同事Kurtz 的墜落只屬一個例外。 當Marlow 越深入剛果,潛進彎彎的黑暗之河,他發覺所有事也只是以「文明」 之名,糖衣下是一場資源掠奪的商業交易,是人性墮落之旅。對殖民的暴力,剝奪,貪婪,真是拯救他們嗎? 白人佔據了黑人土著的土地,威逼們成為慘無人道的奴工,欺壓、虐待、誘騙、屠殺他們,把女性變作情婦,性奴,瘋狂地獵殺珍奇野獸、啃骨吸血般地謀取暴利。
Marlow 越深入剛果,重踏Kurtz 行過的路,開始明白公司,甚至整個西方世界,聲稱去傳播文明,但實際上他們只是尋找利益, 對其他民族的宗教習俗發動排斥和戰爭。Kurtz 臨死前託付Marlow 帶回他個人在叢林生活的日記,最後病死在Marlow 身旁,臨死前Kurtz 的遺言是 “The Horror, The Horror” 總結Kurtz 在非洲工作的所見所聞,是懺悔,也是對Marlow的告誡。
1979年, Francis Ford Coppola執導一部以 “The Heart Of Darkness” 為藍本的電影 “Apocalypse Now”。Coppola 將背景從非洲改為越戰,Martin Sheen飾演Marlow, 而Marlon Brando就是Kurtz, 聽說Marlon Brando 到片埸的第一天,看畢劇本,一言不發,用剃刀將自己頭髮全部削去,在Coppola 和幕後團隊前,以陰沉藏躁的神情讀出劇本的一句,Horror has a face, and you must make a friend of horror,Marlon Brando 就是寶刀不老,入木三分。

Horror 其實也是此電影的骨幹,主角Martin Sheen的太太拍攝前視察片埸,死老鼠屍橫遍地,一部卡車四腳朝天躺在草叢裏,一隻輪子脫落,周圍到處是一些腐爛的機器,生鏽的鐵軌。太太說不能給Martin Sheen 在此環境拍,是健康問題。 幕後人員說其實不夠Horror, 拍攝時在那處會多放兩具人屍。 最後Martin Sheen 繼續接拍,但在過程中他也因為內容的黑暗而瘋狂起來,有一幕講述他感到現實的荒謬,無力的掙扎,他一手拍進鏡子,血流成河,反是他請求導演不要停機,繼續拍攝,後來他在訪問說此場戲乃真實的内心世界。Apocalypse Now 對Martin Sheen 有一定的影響。2003年, 他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與Noam Chomsky和其他人一同簽署一份聲明叫 “Not In My Name”
說回The Heart Of Darkness ,可以說是對我極具影響力的一本書。因為此書,我去看了三次Apocalypse Now。 因為Apocalypse Now,我認識了The Doors 樂隊唱的End of the Night。 某些夜晚,不斷播放,此曲一開始是直升機的盤旋聲,槍聲,是電影中越戰的場面。我不是喜愛戰爭,而是常記着此一系列的作品作人生警惕。
很多時冠冕堂皇,理直氣壯的背後,執行者只是掌權者棋盤上的棋子,文明包裝下,人性有難以理解的瘋狂,荒謬,迷惑,甚至戰慄。Heart of Darkness 其實帶出一種moral ambiguity 和 moral corruption 的處境。 權力會腐敗,絕對的權力會是絕對的腐敗,不過文明教化了誰,我們又憑什麼審判他人,因為可能假若置身其中,也會腐敗。
書中的Kurtz 說 “ you have no right to call me a murderer. You have a right to kill me. You have a right to do that… but you have no right to judge me. It’s impossible for words to describe what is necessary to those who do not know what horror means.”
好 heavy 啊,無力感。噚日早餐老公對我講美國撤出阿富汗,我只是點頭說我已閱報。今日據說會 Taliban 已 Kabul,好慘。大家都有睇新聞,但又可以做咩呢?
讚Liked by 1 person
😥
讚Liked by 1 person
係也! 尋日睇咗大半日Afghanistan, 尋日已入了Kabul, 尋日也命令所有女人不能工作,不過今日又容許女人重返崗位。 呢件事好難分啱定唔啱,美國taxpayer 有自己立埸也是啱既,而美國當年去维持Afghan 也有當年的政治考量,和维持美元大佬的地位。 不過代價係傷兵,係死亡的士美軍,和呢20 年的好多好多$。 Afghan 前總统走佬那個最賤,出賣人民,貪污,令Afghan 呢20 年有美國扶持也企唔到起身! 仲要带4 架 車,1 個飛機既$ 走!
讚讚
嗯。但呢20年來美國30萬 (trained) 精兵仲有新型武器都打唔低7萬5塔利班無新武器,係咪都要反省下?我老公話,喺瑞典嘅阿富汗難民應該返阿富汗 fight for their country instead of going away…. 其實衰啲講句又講得幾啱 :p
讚讚
阿富汗也去到瑞典? geographically 咁遠 (o 嘴)
讚Liked by 1 person
好多中東國家,就連非洲都有好多。雖然話基於人道理由「收留」佢哋,但好多國家其實無戰爭,只係 opportunists 來瑞典,因為呢邊福利好。如果真係打仗,但求到隔離國,又或者再隔離國已經okay,但佢哋攀山越水來瑞典。好多都好有錢。但係佢哋係難民囉。好多瑞典人不滿政府做法。
讚Liked by 1 person
真係好complicated 既問題呀
讚讚
嗯… 話係難民,但當國家唔再打仗,佢哋都唔會再返去。好記得我去上語言課嘅時候,有位敘利亞伯伯同我講佢今年63歲,仲有兩年就退休。63歲,邊個會請佢?2年後瑞典政府 /交稅人同佢埋數。哈哈,係咪似曾常識?!
讚Liked by 1 person
咁敍利亞伯伯有冇交過稅
讚讚
嘻嘻,你話呢?佢比我早少少到埗,喺語言學校(免費)學瑞典文。
讚Liked by 1 person
Facepalm ! 咦! 你而家瑞典文咪好叻?
讚讚
No la!!! 當我嘅瑞典文有我英文一半咁好我已經好開心。我去咗5個月堂,實則上課4個月,就畢咗業啦,哈哈。其實可以讀上去,但撞啱疫情,我就停咗啦。而家我都未復課。遲啲先。等我第日寫下我學瑞典文,kakaka
讚Liked by 1 person
好呀! 瑞典文, 有D字母上面有2 點, · · dot dot 咁,又係睇宜家傢俬本catalog 學 (不是學,係睇) 單純咁睇
讚讚
看完文章心情有點沉重,亦多謝妳給了我一個對Apocalypse Now的背景資料,還記得這片應該是在我中學年代在香港上映,想看但一直仍沒有太大動力!
讚Liked by 1 person
我細個好鍾意Marlon Brando , 睇apocalypse now 時簡直難以置信! 不過好好戲!
讚Liked by 1 person
有冇睇佢做主角嘅《慾望街車》?因為有慧雲李,所以我先睇。
讚Liked by 1 person
剛search 了,呢個冇咼! 要睇下先
讚讚
當然不及《現代啟示錄》啦。
讚讚
我是來美國後才看過這部電影《現代啟示錄》,我看的是LD,內容其實不是太記得,只記得好黑暗,講越戰的。
讚Liked by 1 person
冇錯 好heavy ga
讚讚
而家冇乜時間,未必會重睇。有時間先。
讚讚
今日 Taliban 已佔有 Kabul*
讚Liked by 1 person
睇到機場條片,同埋睇到講女性同小朋友嘅報導,除左唉同唉都唔知點好….
讚Liked by 1 person
今日taliban 話俾女性工作,那! 希望唔好持權強姦, 虐殺, forced marriage 等,不過真係唔知
讚Liked by 1 person
都話50年不變,但不變嘅係謊言。
讚Liked by 1 person
唉! 又係 唯一有趣既點係 will Uyghurs be respected with the rise of Taliban
讚讚
Good question. But Chinese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s will definitely be increased.
讚Liked by 1 person
Yes ar, must replace the power vacuum
讚讚
悲劇!
這種國際現實
一點也不陌生!
讚Liked by 1 person
真係呀,所以歴史不斷重複
讚Liked by 1 person
呢單睇到心都嗡。我其實係諗起中共建國前,國人逃難的情形。我有Joseph Conrad呢本書《Heart of Darkness》,但一直冇睇。我記得佢背景好特別,本身係波蘭人,母語唔係英語,本來做海員,後來寫英文小說。佢嘅小說係文學界好出名。我唔知道本書跟《現代啟示錄》有關,你咁講,我要摷番本書出嚟睇睇先。
讚Liked by 1 person
我在goodreads 寫了書評呀 快D like 我啦
讚讚
去咗嘞。
讚讚
本書真係好得! classic ar !!!!
讚讚
我有嘅,不過未睇啫。
讚讚
Dear 無明,,有沒有讀過 Hosseini 寫的 「And the Mountains Echoed」? 那份強烈得令人無法承受的悲傷… 說出了阿富汗與那一地區人民的無奈。
讚Liked by 1 person
Dearest 奧斯卡小姐,我剛search 過了, 應該是好heavy 的故事,如你說是無法承受的悲傷! 唉
讚Liked by 1 person
我記得是幾年前讀的。 一章一章慢慢讀,那時快樂的我,讀得很悲傷。 現在不敢讀了… 無法承受…
讚Liked by 1 person
我買了呀,也未敢開始 :(
讚Liked by 1 person
Dearest 奧斯卡小姐,看了review 即時在Amazon 買了e book
讚Liked by 1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