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要戴多少個口罩?
香港防疫專家袁國勇昨天提議市民可戴2個外科口罩,以抵禦Omicron。
他說Omicron在空氣的傳播能力強,有時口罩的邊緣位置會過鬆,不貼服,病毒有機會從邊縫位置透入。 戴兩個外科口罩,口罩疊口罩下,會更緊貼臉部。
此理論又不是不正確,不過要達到seamless (無接縫,無接口)的效果,是不是戴2個,3個或4個呢?
2個口罩論一出,全城嘩然,討論區有不少網民嘲笑袁國勇苦無對策,唯有叫人戴多個罩。我自己的不同朋友羣組也在差不多時間,熱切地討論應否以2 個口罩應對Omicron, 有朋友堅持只戴一個口罩,又有朋友說返中環上班,戴2 個口罩會被取笑,決定以最高規格KF95 應戰。
KF95 我有,我相信每人家中起碼都有幾個傍身,可是香港每日才22-30宗Omicron 社區感染, 而且有研究指Omicron變種病毒,較Delta及Covid原始病毒株的病情弱, 因為Omicron 主要是在支氣管組織複製,而不是肺部,所以徵狀類似支氣管炎和流感。
傳播力強,潛服期短,又像流感,只是名稱叫Covid Omicron 就動用KF95? 殺雞焉用牛刀?
居住屯門,帶有Omicron病毒的空少往藥房買支洗頭水,藥房老闆可能因為接觸過他的鈔票,或與空少説話時,彼此隔著口罩也染上Omicron,後來藥房老闆的一家四口,全部也不幸地感染。 不過又不能單憑此情況,推論口罩喪失其功能,因為藥房老闆全家也沒有注射疫苗。
藥房老闆娘和兒子在病發時,去了醫務所求醫,全程戴上口罩,護士也有戴口罩,不知護士有沒有注射疫苗,但在各人隔著口罩對談下,護士染疫。
有個醫學研究說,扺抗Covid的方法,無論打針,口罩,洗手也不是完美方法,每個方法也有其漏洞,即是打了針不代表可以不戴口罩,戴了口罩也不代表可以不打針等,要多管齊下才可減少感染風險,只做一樣,風險只是略為減少。
然而,世事無絕對,一名竹篙灣檢疫中心的女保安,又有打疫苗,又戴N95口罩,又穿防護衣,只是在患者房外貼通告也中招。可謂避無可避,防不勝防,這也是很多人決定聽天由命的原因。
其實袁國勇的2 個口罩論也只是拾人牙慧,CNN在去年的12月26日已表示,外國專家提議戴2 個口罩,加強口罩和臉部的緊貼度,增強保護力。
昨晚我遊走The Economist, 又發現另一篇口罩報導,此文章簡意就是,大眾若配戴FFP2(N95 級別)的口罩是可把Omicron 減少至0.1%。 N95 的構造比外科口罩嚴謹,布料不止三層,有細密的熔噴布,有些布層更以不同型狀的布料組成,有效擋著極細微粒病毒。文章更說假如沒有N95,就配戴2個外科口罩。
看文章,識看的一定看留言。 有位外籍太太表示,她一早已配戴FFP2 的口罩,而且難以想像現在還有人用單層布口罩,不過她說FFP2 也不是貼臉,她覺得還是韓國版3D立體剪裁的KF95口罩最好。
然後我一直看,發現留言者分2 派,一方是不戴口罩,另一方則是戴N95 級別的口罩。 沒有人在說他們戴多少個口罩。
我明了,其實應對Omicron 就是要提高口罩級別,我相信N95级別是最好,不過如果沒有N95,也可醜陋笨拙地加多個罩增強過瀘能力,和貼臉度。
落街買菜,去超市一趟,要不要提高級別呢? 視乎社區有多少人,又有多少隠形患者。少患者,僥倖心態的成功機會率是高的,可是某屯門診所的姑娘就僥倖不到。
如果有一患者排在後面付款,只要那人在呼吸,附近的人已經有機會中Omicron, 所以專家就說外科口罩的保護力不足,像門鎖太易被破壞,一是在門鎖上加門鍊,另一就是換一個先進的密碼鎖。 當然有些人從不相信大門要有鎖,那就是另一問題。
袁國勇的心理質素倒很強大,他的論點不是完全無理,不過大眾對他的冷嘲熱諷近乎無情。我明白的,因為他的抗疫䇿略,如接觸者需入竹篙灣隔離,封夜間堂食,禁美容院,健身院營業,部分屋苑強制檢測等,都是萬分擾民,甚至影響很多行業。可是我也明白他,這都是減少傳播的方法,政策很嚴厲,但一切也是相對性,有些家長一定要子女測驗100分,有些則比較放任,20分也不要緊,政策如何,視乎方向如何。
我對袁國勇的最大反感是全國人大代表的生日會,各界高官到賀,不幸地先後有2名確診者在埸,把疫情擴散,而他第二天說其中一名確診者是假陽性,部分高官貴人因此由需要往竹篙灣隔離,至即日可回家,只作家居隔離。 此事足顯袁國勇也只是打工仔一名,跟指令辨事,不過就喪失往日學者淸高的形象。
換轉我是他,人工每月幾十萬,又不會太在意,被公眾唾駡,人工包埋。

眾人越來越似一齣荒誕劇。
讚Liked by 3 people
的確係也! :(
讚讚
對袁教授我是專重的,但有時覺得這類學者只活在自己世界裡,説話欠缺一些人性感受;不過總比另一些二、三線學者,為名利而變成政府的傀儡來得好一點!
讚Liked by 2 people
他比好多賤人好好多,不過對他的排山倒海式謾駡,恥笑,是一種發洩,其實他2 個口罩有point ga, 不過更閙啦!
讚Liked by 1 person
這裡的確有人戴兩個口罩的,最外層是布口罩,目標也是想貼臉一點。N95我也有,但不能長戴,我現在上班要長戴KN95也想死,不時要走到窗口打開窗透氣。利申:已打加強劑。同事都全部打了針的,我們這裡不打足針是不准回來辦公室上班的。
讚Liked by 3 people
N95 我打算入D貨,不過$ 好參差 3M 成 HK$ 20/ pcs 有D韓國也HK$7.8-8.9 / pcs 有一隻 $4 / pcs ($4 ok, 可接受) 不過不知係咪真野! 我而家個D KF 94 係我老友送我,預防我要走佬,上機用
讚Liked by 1 person
我的N95是3M的,我家一直都有的。但疫情剛爆時,剛好做完,那時全市已無口罩可買,我也寫過。我去相熟的藥店問經理買的,是全市最後一盒3M的N95,好貴,$60美金一盒,20個。現在這個價錢只能買到KN95。講真,我們不是去醫院,也不是醫護,不用去到N95級數的,除非你坐長途機。上次有朋友要飛去日本,就醒了一個N95給對方上機用。我剛訂了一批KN94韓國的3D口罩,以前有華人同事送了我一個,戴得好舒服。這個KN95真的戴到我幾乎窒息死。如果你不打算走佬,就躺平,不要多事了。
讚Liked by 1 person
躺緊平啦~ 不過而家又上網睇口罩價錢
讚讚
香港有排受,你買多啲存貨好啲。
讚讚
其實袁國勇有clarify 話一個外科加布口罩,因為漏風呀~ 尤其冇打針的人,不喜歡他還不喜歡他,他啱咼
讚讚
他的講法其實是對的,美加也有戴兩個口罩這個說法的。只是現在政治掛帥,有時是非黑白要自己思考了。
讚Liked by 2 people
袁教授個人意見煲蓋髮型,次次見同一件外套,戴鴨嘴口罩。如果做到他的有型情度,的確已經不需要怕公眾壓力。
有次他在電視教人用溫水浸蘋果,抺乾淨再食,示範環境是白雪雪非常光亮的實驗室。🤡
讚Liked by 3 people
哈哈哈哈 大笑中! 溫水浸蘋果我試過呀! 超難吃,我寧可食物中毒算了 XP
讚Liked by 2 people
那個鴨咀其實我想買一個粉紅色黎玩下! 自拍! 扮唐老鴨 (買一個好了,在家玩好了,出街俾人笑死)
讚Liked by 3 people
不如把枕頭綁在頭上,悶死算了~
何時結束這一齣鬧劇?!
讚Liked by 2 people
專家說,到尾了,不知真假
讚Liked by 1 person
啊啊~ 我好像已經不太相信這些人了耶!
讚Liked by 3 people
唉! 他們無藥可救
讚Liked by 1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