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每間英國超市也有一個即製即烤的麵包角落,只要你碰上出爐麵包的時間,就算站在遠處也會被一種天然淡雅的新鮮麥香,果香,奶油香所吸引。
大約3:30pm 各式各樣的麵包也會出爐,有酸面團麵包(Sourdough Bread), 小餐包 (Brioche), 貝果 (Bagel) , 長法包 (Baguettes),巧克力牛角包(pain au chocolat)等。 此超市不算高檔超市,不過素來以價廉物美見稱。雖不是高檔路線,但每個食品欄都十分整潔,擺放有序。
麵包角落在超市入門口的第一位置,拿購物車位置的旁邊有個小花店,綠色盆栽及散裝花朵,百合,玫瑰,鬱金香等都在入口的前庭位置迎賓。
超市由花朵作為銷售第一線,然後是即烤麵包的格局令我想起香港的Market Place by Jason’s, 他們的朗豪坊店及得福店就是如此安排。 香港的Market Place by Jason’s 營造的環境文化比較高檔,麵包店Urban Bakery 也是牛奶公司屬下的美心品牌。
我個人對美心沒有多大興趣,不過還是會目測一下麵包質量, Urban Bakery 一個牛角包,外表不差只是售價頗貴,記憶中大約HK$48/ 個。 當年德福店開幕時,我和同事一同去「觀光」 此個新型超市時,就被那群情洶湧搶購牛角包的畫面嚇呆,霎拿間只有我留在荒原。
此個在英國屹立多年的德國超市Lidl的牛角包才售£0.35/ 個,(即是HK$3.5)外貌比香港的HK$48牛角包大,橫切面的蜂窩結構也是密集有致。 £0.35 實在是一份樸實不華的生活感。
Lidl 有個自家麵包品牌名Rowan Hill Bakery, 我試過其Seeded bloomer , 那種味道簡直是久別重逢。 豐富的種子分佈加上濃濃的麥香,質素尤勝位於置地太子大廈的Oliver’s the Delicatessen, 此間店鋪專售優質外國食材,從前我常在其港威大廈地庫分店買全麥無糖麵包給爸爸吃。

爸爸早餐要吃麵包,不過大部分香港的麵包也是麥纖維不足,輕泡泡且含糖,嚴格控糖的他要少吃多餐,早餐得吃得飽肚。當年互聯網還未普及,我逐間麵包店致電垂詢, 費了一些功夫才發現Oliver’s the Delicatessen 的麥包由外國進口,一個大裝全麥包,一份8塊,當年也得HK$45。 爸爸喜歡其質感,不過隨著年紀大,牙齒不好,不夠軟身的麥包他實在嚼不下,後來我得把麵包皮切掉才給他吃,一切就只剩下半份麵包。
多年的回憶一時湧上心頭,可能Rowan Bakery 的 Seeded Bloomer 太像軟身版的Oliver’s the Delicatessen 麥包,塗上牛油果醬,夾一片薄火雞片,簡直美味。

爸爸還是幸福人,那麼多年,他一直站立在某些重要位置,在我人生的大小時刻彈出彈入。
Lidl 超市除了自家品牌的Rowan Bakery 外,還有Deluxe 品牌, Deluxe 品牌的產品種類繁多,有麵包,有即焗即食pizza, 有湯,有肉,有醋等。Deluxe 麵包中有個名為Eight White Seeded Farmhouse bread, 麥味甘香濃厚,質感實在,唯獨麵包皮略為硬身,未合老人家嘴嚼。
相對地英國老牌麵包Hovis的Seven Seed Sensations 比較優勝,麥香纖維豐,質感略為軟身又不失一種原真的麥味, 配上7種種子令味道更有層次。 媽媽和契爺對Seven Seed Sensations 甚為喜歡,自然就成了我們在英國的早餐食糧。

有回在超市遇上一個非裔伯伯,當我把Hovis 放上購物車時,伯伯跟我攀談,說他也喜歡Hovis不過就喜歡其經典純麥包,叫我幫他看看一個最遠的食用日期。我順便問他要多少袋麵包,就幫他拿。 原來伯伯早餐食Hovis, 晚餐也吃Hovis,幾片牛油果,再煎一隻蛋放上麥包,就是他的all day breakfast, 他說all day breakfast 的意思是他有時晚餐也是如此吃。
回家,上網了解一下Hovis, 原來Hovis 除了聞名於麵包還有廣告。 為慶祝Hovis 屹立於英122年, 在2009年,它們的廣告用了122秒時間,來展現Hovis 和英國人跨越歴史的一份情。
一個男童夾著傳統Hovis 麥包,由1887年維多利亞時代起,他走在街上,有馬車,有人群。到1912年Titanic沉沒的消息滿佈新聞號外。男孩一直走,走到爭取婦女投票權(Women’s suffrage)的遊行, 目擊民眾及警方發生衝突。
再走到1918年,一戰結束軍隊凱旋而歸。越過下一街口就是1940年開始的 Blitz,英國城市遭受德國飛機的轟炸。收音機中播出正是丘吉爾著名的演講 「we will never surrender」。(我們決不投降)
下一秒是1945年的 VE-Day (Victory in Europe Day) 歐戰勝利日,男孩穿梭街頭的歡慶宴會,然後就是1953年的伊麗莎白二世登基。1970年代,大量印巴移民湧入,街道上滿是慶祝勝利的球迷,有黑人和印巴人,是多元英國的開始。 一晃就是1984年,煤礦工人罷工。2000年 迎接新世紀的焰火。
最後的122秒, 小男孩回到家中,「Is that you home love?」 「As Good Today As It’s Always Been」
看畢此YouTube, 簡直是廣告界經典,就算不是英國人也會為之感動。很多人以Hovis 作為每天之始,今早吃着麵包,不其然想起這廣告,非常欣賞廣告創作者的心思。
願大家不論身在何處何方,「As Good Today As It’s Always Been」

我們這邊幸運地有五星級酒店西餅部總廚開的餅店,他們家的牛角包十分好吃,酒店級水準,只賣3.35美元一個,疫情前是2.5美元一個。老外喜歡吃好多種子的麵包,他們覺得有營養。從身邊找生活的樂趣,祝一切順利﹗
讚Liked by 3 people
多謝五哥 ❤️❤️❤️
讚Liked by 1 person
頭先匆匆rely 而家才坐定定, Hk$17 個牛角包🥐,又高質,價錢非常好, 另外、係呀其實種子麵包🥯我成家也愛,英國的野食他地好慣,因為我地食野好簡單。
讚讚
Reply *
讚讚
慢慢會習慣的,英國中式食物感覺就差啲。自己學煮囉。
讚讚
希望2 老會慢慢更加習慣,媽咪第一日埋怨, 不是為了食,係一些生活習慣。不過我明白,其實
在香港咁多年,佢哋跟我一起走,怎也是一份勇氣和愛。 埋怨也是好的,安慰一下,她也慢慢明白,英國空間大,不同香港到處也是人,有人她也感到好自在
食中式野就會去越南餐廳,師傅好手勢呀!
讚Liked by 1 person
極力推薦 Lidl,有冇留意佢哋嘅烘麪包機,全自動化,還會自動清洗,不經人手。仲有佢哋嘅咖啡豆,雖然種類略少,但價錢低廉而質量不錯,實惠之選 👍👍 我呢頭嗰間下星期四終於開張,以後唔使揸車去買啦👏🏼👏🏼
讚Liked by 1 person
超喜歡Lidl, 我屋苑朋友話她以前住canary wharf , 每星期為了Lidl 特登撘車去買餸。 Lidl 簡直是寶! 嘩! 你個邊仲有新Lidl, 一定更好!
讚Liked by 1 person
我明天成家又同她一齊去Lidl 買餸
讚Liked by 1 person
👍👍
讚Liked by 1 person
Lidl超商在德國是物美價廉
也很受喜愛!
讚Liked by 1 person
超級好的超市,我發覺Lidl 大部分自家品牌, 所以便宜,不過除了便宜外質量真的非常好👍🏻
讚Liked by 1 person
麵包看起來美味~
無明對麵包和記憶的細細品味,讓我回想起在歐洲的時光。 歐洲的麵包是主食,各式口味和農產文化滋養下所製作的麵包,多姿多采。 我很喜歡厚實的麵包,一口嚼著好久,實實在在的食物感。
多麼美好的一篇記憶。 無明多保重。 天寒多加衣~
讚讚
一個品牌的麵包能賣一百多年,好厲害。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