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思路與朱銘相遇
遇上好的展覽, 都會决心把大意寫下
既是讓文字把記憶立體化,
也是讓思想如相片般拍下, 記錄一刻的脚印.
有時回看,可重回舊想,
思過的路可能與當下迥異,
印證着變化.
是次香港藝術館展出朱銘的「刻畫人間」展覽. 展出其「人間系列」,
作品横跨三十年「人間系列」比朱銘的成名作「太極系列」還要早,
可是當「太極系列」走红後, 就把「人間系列」擱置了二, 三十年,
而這次香港展出的朱銘展覽堪稱「人間系列」展出最大规模的一次
展覽分三部分, 「有情人間」, 「浮世人間」和「自在人間」
而其中「自在人間」回歸到哲學層面, 帶動一個反思.
前期作品的「浮世人間」和「自在人間」主要呈現人間的角色, 作品跟日常生活互相呼應,
如早上倚在巴士站旁歇息的上班族, 享受親子樂的一家三口, 在晨露下耍出柔中帶勁的太極團,
愛好跳傘的運動愛好者, 《裙的故事》雕出伊人搖曳裙子的美態, 愛美的天性,
《游泳》映出眾人在泳池旁伸展玩樂的神態, 仔細一看, 會心微笑, 誰在游泳?
没有, 没人在游泳. 盡顯人生百態.
大樹下又有一羣三姑六婆, 正在七嘴八舌. 你會發現浮世和有情就是生活的點滴.
朱銘曾説:「局外人不一定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我們也没有問, 他們也未告訴觀者,
大家都只是各顧各自己的人生, 就像天上演出不同的戲碼, 時刻都在開始, 時刻都在结束」













再三細想, 大家每天都在浮遊人間的情,
親情, 愛情, 友情,人情. 我是女兒, 我是朋友, 我是情人,
我是正在街上等車路人的甲乙丙, 等車的那人也是我的甲乙丙,
眾多甲乙丙造成了眾生, 也成了人間
人間如天上的浮雲, 聚聚合合, 乃自然
人與人時而分離, 時而結合,
人來人往, 聚散有時, 乃隨緣.
是聽天由命, 不能强求,
人間的一動一靜都必要順其自然.




第三部分是後期的作品, 觸碰着人間的反思,
如果「浮世人間」 和「有情人間」是刻出人間的角色,
和本質法理, 那麽最後的「自在人間」就是一個回顧,
在人生軌跡作一個思考, 一個總結,
當我們是這樣, 我們要怎面對? 怎樣去掏出自己的鑰匙?
《囚》是人困在籠子裡, 籠内困着夫婦
有些人會當作囚籠, 有些人當這是愛巢,
門内有鑰匙, 有人選擇出去, 有人選擇入去.
另一邊籠, 分别囚着好人與壞人, 中間無牆,
壞人可選擇從黑籠走到白籠, 意味着人間有壞人跟我們一起生活,
但壞人可選擇穿過無牆的空間, 做一個好人, 凡事都在一念間.



在特意制造的黑色空間下, 一行射燈照着
「地獄在人間, 人間有天堂, 問君何處去, 但憑一念間」朱銘
然後, 每人都要行上一條黑色的長巷, 上下左右都是黑色, 盡頭有光, 問君何處去, 但憑一念間.

好喜歡這一篇,好喜歡朱銘的作品。 他最有名的是「人間系列」,但是我心裡稍稍偏愛的是「太極系列」。
「三姑六婆」好可愛!
讚Liked by 1 person
有時在日常生活中,看見三姑六婆也會記起這個作品
讚Liked by 1 person
我也喜歡朱銘,看了這個展覧三次!
讚Liked by 1 person